公园介绍

公 园 简 介 

广州动物园位于广州市中心地带,横跨先烈中路与环市东路,占地面积近42公顷,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近400万人,是国内展览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城市动物园之一。公园不仅被建设部评定为全国十佳动物园,还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与北京动物园、上海动物园并称为全国三大城市动物园。同时,广州动物园还是广州市内最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,先后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省、市政府评为“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”、“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”、“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”和“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”,为动物保护科普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自1958年建园以来,广州动物园秉承“探索、求是,创生态佳境;献身、兴业,供大众受益”的园训,不断推进园区建设和丰富服务内容,游园环境日益完善,动物展出水平不断提升,为广大海内外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游览内容、舒适的参观环境和一流的服务设施,成为展现广州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之一。

地址:广州市先烈中路120号

游客服务中心电话:38377572

邮编:510070

电子邮箱:gzzoo@gzzoo.com

 

 

 

  

  

 

 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公 园 发 展 印 记

广州动物园的发展历程一直与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相伴随。新中国成立后,为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,提高城市建设水平,广州市政府开始筹建动物园,将已改名为人民公园的永汉公园(位于北京路原儿童公园一带)命名为广州动物园。由于北京路一带面积窄小,四周又没有扩建余地,为了适应科学研究和长远发展的需要,19567月,市政府决定征用先烈路地段麻鹰岗一带作为动物园新址。在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广州市民的热切期待下,建设人员经过两年的精心设计和紧张施工,终于建成了广州第一座专业动物园,于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。时任广州市市长的朱光同志专门为动物园赋词《广州好》:“广州好,深爱动物园;山水园林有自然,猿啼虎啸鸟惊喧,进化可追源”,明确了广州动物园日后动物展览、科学研究、展示生物进化的定位和发展方向。此后,一代代动物园人边摸索、边实践、边建设,动物展览数量逐步增加,笼舍建设、园容园貌不断完善,游园人数屡创新高,成为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喜爱的科普、休闲、娱乐的场所。2008年,广州动物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,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,成为集动物展览、科普教育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游览场所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动 物 和 谐 家 园

广州动物园以为动物创造和谐家园为目标,不断丰富动物展出的种类和数量,着力提升动物展示效果,深入开展动物医疗和动物科学研究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公园无论是动物展出,还是动物饲养,都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。目前,园内饲养和展览着国内外珍稀动物400多种5000多头(只),其中既有我国特有的大熊猫、金丝猴、华南虎等国宝动物,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河马、犀牛、非洲象等珍奇动物,是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野生动物保护基地。由博士、硕士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、饲养技师等组成的动物专业管理队伍用心守护着动物的健康,并从事多项动物科研工作,多项成果获得广州市的科技进步奖。在优良的饲养条件下,园内动物不仅平均寿命长,健康状况良好,还创下了多项国内动物园动物繁殖的新纪录。如2006年公园人工哺育长颈鹿获得成功,填补了国内人工哺育长颈鹿技术的空白。面对近年来全球动物传染病流行的严峻形势,公园又成功预防了“非典”疫情、禽流感、口蹄疫等动物传染病,得到农业、卫生、防疫等部门的肯定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岭 南 园 林 精 品

广州动物园总占地面积约42公顷,因地制宜地利用山林、湖泊进行园林式布局,并种植了各种亚热带、热带植物,绿地覆盖率高达85%,形成了良好的植物群落和绿化景观,充分展现了“四季春常在,花开香满园”的岭南园林特色。在生态建园理念指导下,动物园致力于创造动物与环境、人与动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,在笼舍建设、生态绿化等方面不断创新求变,大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笼舍建设理念,并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和改进动物生态化展示形式,为游客创造出优美的参观环境,为动物创造出贴近自然的理想家园。在笼舍建设方面,注重园林建筑与动物笼舍的巧妙结合,使展馆更加生态自然,如猩猩馆的整个馆舍主立面就以大型石山悬崖瀑布为主景,配植原始山林式攀藤植物,让人如置身自然环境之中。在动物展示方面,广泛采用视觉无阻碍效果和生态放养形式,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,如飞禽大观景区,鸟儿们都自由地放养在园区内,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它们的一举一动。此外,通过开展笼舍丰容,在馆舍增加动物攀爬和游戏的设施,为动物提供更多趣味性的活动内容,既提高了动物的福利,又改善了参观效果。大熊猫馆内建设了多个栖息木架供大熊猫攀爬嬉戏,它们憨态可掬的模样经常引来游客的阵阵喝彩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 无 尽 欢 乐 海 洋

作为综合性的游览场所,广州动物园积极探索服务经营的新形式,拓展多种经营项目,策划丰富多彩的节目,让游客尽享天伦之乐。“动物进食大观”项目安排饲养员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向游客展示投喂河马、大象、鹈鹕等动物的进食奇观;海洋馆、锦鳞苑、蝴蝶园等主题展馆以专题展示的形式,为游客展开大自然的奇妙之旅;动物广场动物摄影区不仅可以满足游客近距离接触小熊猫、狒狒等动物的愿望,还可以和动物明星合影留念,留下与动物朋友之间难忘的一刻;大型游乐场有适合一家大小的游乐项目,是喜爱机动游戏朋友们的最佳选择。另外,节日期间公园还会策划推出各项精彩纷呈的动物主题活动,让广大游客尽享丰盛的节日大餐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科 普 教 育 天 地

广州动物园是广州市动物科普和生态、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基地。园内不仅建有科普馆、科普宣传长廊等科普基础设施,还利用每年的爱鸟周、科技周、野生动物保护月、寒暑假等为载体,在园内、园外开展一系列具有参与性、趣味性和知识性的主题科普宣传活动,带动起全社会关爱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潮。近年来,广州动物园紧紧抓住动物科普的主题,策划举办了动物认养大本营、免费科普导游讲解、野生动物保护进校园、少年动物学家夏令营、“动物与地震”系列科普宣传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普教育活动,动物科普教育品牌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认可。动物认养大本营是公园为喜爱动物的朋友们搭建的平台,游客可以通过动物认养活动表达对动物的爱心。从2005年起,公园成立了动物园志愿者工作社,发展至今已经吸引了近三百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加入,他们利用工余时间免费为公园和游客提供丰容设计、对外翻译、科普宣传、科普讲解等服务,成为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“动物与地震”科普活动将动物科普与地震知识相结合,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活动,受到了中外媒体的关注,法国及日本等境外媒体都对此做过报道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城 市 友 谊 桥 梁

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,广州动物园与国内外动物园的交往日益频繁,先后与日本、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人员往来和动物交换,引进了黑猩猩、河马、鸵鸟、非洲象、长颈鹿等50多种动物,并多次与国外动物园借展和交换动物。在这些远涉重洋的“动物朋友”中,不少还是外国要员赠送的国礼级动物:如越南胡志明主席送给中国小朋友的亚洲象、德国法兰克福赠送的阿拉伯狒狒、日本福冈市市长送给广州市民的河马等。这些可爱的动物成为了友谊的使者,为各城市之间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,加深了各国人民的感情。
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企 业 文 化 风 采

几十年来,广州动物园人始终坚持“内强素质、外树形象”的精神,努力打造企业文化品牌,在公园建设管理、制度创新、公共服务、人才培养引进、职工文体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。公园多次获得广州市市政园林局“先进党组织”、“先进单位”等称号,地掷球、保龄球等竞技项目和舞蹈及书画、摄影等一大批职工作品分获省、市、局比赛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
    未来,广州动物园还将坚持与时俱进、锐意创新的精神,把广州动物园建设成为观赏动物、休闲娱乐、增长知识的理想场所,以及野生动物移地保护和动物科研的重要基地,为中国动物保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。



“我的城,我的动物园”——建园一甲子,风雨60载!


2018年元旦,广州动物园迎来了60岁的生日。60年来,她和广州这座气候温和、风光旖旎的城市共同发展,至今,已经发展成为占地约42公顷,饲养着400多种约5000头(只)野生动物,年接待游客550万人次的一流动物园,位列全国三大城市动物园。她是每一代广州人,乃至广东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童年记忆,承载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,也寄托了一代动物园人的理想和期盼。

今天,广州动物园正在酝酿着一场变革,确立“以科学为基础,以科技为手段,以科普为重点,全面推进科技兴园战略,打造具有岭南园林特色的现代城市动物园”的发展战略,利用高科技提升动物科研和科普,大胆创新,为实现“至2020年,夯实科技兴园基础,至2030年,实现广州动物园从传统的动物园向现代动物园转变”的发展目标而努力。60年一甲子,广州动物园在城市中央默默绽放,生生不息。